CodeIgniter 4 对输入和输出的处理方式做了一个较大的改变。在上一个版本中,包括最新的 V3 版,输入和输出分别是用两个包含相关函数的类来处理的。这样的处理方式背后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但却能简单直接的实现功能。在 V4 版中,我们将更加模块化 HTTP 层,并构建全新的类结构来同时处理 HTTP 的请求和响应。
在开发 Web 应用时(不同于 CLI 程序),你只需关心两个类:IncomingRequest
和 Response
。
IncomingRequest 类包含了 HTTP 请求和该请求附带的数据,包括:
- GET、POST、SERVER 和 ENV 等环境变量
- HTTP 请求头
- Cookie
- 当前请求的 URL 对象
- 上传的文件
并且还包括常见的请求信息比如:
- 客户端的 IP 地址
- 是否为 Ajax 请求
- 是否为 CLI 请求
- 是否为 HTTPS
如果你对 IncomingRequest 这个类名感到奇怪,或者说 IncomingRequest 是不是可以简单的称为 Request?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已经有另一个包含 GET 和 POST 等变量的更为通用的 Request 类,但这个类不包括详细的 HTTP 请求信息。一个请求通常只做两件事:一个是浏览器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连入),或者是当前服务器发送请求到外部服务器(连出)。
Response 类用于把程序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你可以设置 HTTP 响应头,或直接发送内容到客户端,等等。Response 类提供了一些便捷方法比如:
- 设置适当的 no-cache 头信息
- 处理 HTTP 缓存头信息
- 重定向页面
上面说的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科技含量,但其实很简单。这些类的实例已作为属性放到每个控制器中,如果你觉得很麻烦,则无需直接使用这些属性。Response 类会捕获控制器的输出,并自动设置为响应的主体。一个简单的 Hello World 看起来像这样:
class Home extends \CodeIgniter\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index()
{
echo "Hello World!";
}
}
易如反掌。
在需要的时候,框架为你提供了精确控制响应的能力。你可以创建复杂的 HTTP 缓存策略,并与 IncomingRequest 类一起通过内容协商定制响应内容。
下面是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你会发现代码很容易看明白,并且处理的很简单。
class Home extends \CodeIgniter\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params)
{
parent::__construct(...$params);
// This controller is only accessible via HTTPS
if (! $this->request->isSecure())
{
// Redirect the user to this page via HTTPS, and set the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 header so the browser will automatically convert all links to this page to HTTPS
// for the next year.
force_https();
}
}
public function index()
{
$data = [
...
];
// Set some HTTP cache rules for this page.
$this->response->setCache([
'max-age' => 300,
's-max-age' => 900,
'etag' => 'foo'
]);
// Return JSON
$this->response->set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setOutput(json_encode($data));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通过将当前 URL 重定向到 HTTPS URL,并设置一个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响应头(这种方式已被很多主流浏览器所支持,在发送请求前通过浏览器自动将 HTTP 请求转换成 HTTPS 请求),来强制这个页面以 HTTPS 的方式访问;然后,我们通过设置一些 HTTP 缓存规则来帮助浏览器正确处理缓存,这意味着能减少 HTTP 请求量,减轻服务器负担,提高性能;最后,我们输出 JSON 数据给用户,并确保内容类型是正确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有助于大家粗略的了解 CodeIgniter 的未来,让大家意识到改变并不可怕。:) 未来将敲定框架更多的细节,直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架构,并且会撰写更多的文章来讲述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