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學生心得:CindyLyu #18

Open
CindyLyu opened this issue Jan 1, 2020 · 1 comment
Open

學生心得:CindyLyu #18

CindyLyu opened this issue Jan 1, 2020 · 1 comment

Comments

@CindyLyu
Copy link

CindyLyu commented Jan 1, 2020

背景

大學是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畢業,畢業後因為待的公司規模較小,也加上對自己定位不明確,所以做了行銷兼網站企劃的工作,後來學了一些繪圖及設計的技能後偶然也幸運的接到了設計的短期合作案,但對於未來要做什麼還是感到有些茫然。

之後接觸到了 動畫互動網頁程式入門 (HTML/CSS/JS)
所以在參加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前,只有學過一些 HTML、CSS、jQuery,主要就是上面提到課程學到的,之前工作有用很基本的 HTML 搭配 Excel(當作編輯器的概念) 寫商品資料上架用。

高中讀資料處理科,學計算機概論、VB 程式語言及學習一點點網頁製作(用 Dreamweaver)這一段對於參與程式導師計畫大概只有一點點的幫助,像是了解程式是透過一行一行程式跑的及網頁會寫一些 hover 效果,而 VB 程式語言都是照抄老師給的 sample code 來完成課程學習(廢)。

然後英文、數學都不太好(不過英文真的很重要~)。

報名計畫

之前看到第二期的時候就很想報名,但因為那時候工作認為自己沒辦法每週付出 40 小時以上所以放棄,後來看到第三期開放時,覺得很興奮!也剛好還沒確定自己後續的工作,透過先前工作些微了解工程師們的工作形式以及上過 動畫互動網頁程式入門 (HTML/CSS/JS)
課程後認為能夠寫出一些功能和頁面很有成就感,比起以往企劃偏向規劃面的工作,能夠自己做出一些實際的內容是一件蠻踏實的事情,所以決定轉職。

雖然說是很興奮,但自己是個容易猶豫不決的人,當時除了前端工程師也想往網頁設計的方面發展,所以反覆看過第二期學生的轉職心得、查詢一些資料及私訊詢問 Huli 對設計及前端工程師的看法後,思考後覺得既然兩個方面都想碰,先學前端也沒關係,再算一下存款是否可以養活這些沒什麼薪水的日子後決定報名計畫!

參與計劃後的種種感想

- 很棒的同學

從最初看同學們的作業心得,也很佩服同學們的學習力,到每週作業或每天發報告後,看著來自不同背景同學的無私分享或是私訊提供想法及建議的,都覺得超棒也非常暖心,也很感謝能夠跟這樣的一群同學一起成長。

- 學習系統

很喜歡看大家每天在上面分享的報告進度,覺得比較真實的感受到是有一群同學都在同個計畫上一起努力成長,也因為 Huli 鼓勵大家也可以分享日常的內容,所以看著每個報告分享的各種事情也覺得很棒,很舒壓(要申明一下壓力都是自己給的XD)。

- 學習與吸收

上有些課程的時候蠻希望除了看線上課程也能夠有影片中使用到的程式碼可以看,因為有些課程使用到的程式碼是連貫的,上到後半段有疑問或是經過休息時間又或是金魚發生失憶的時候就會想看前面某個地方的寫法,上到後面 React 時這個心願更是強烈了。

不過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希望能夠有課程中使用到的程式碼可以看也反思是否根本是自己上課的專注度不夠,或是應該換個方式學習會比較好。

- 遇到卡關時

很偶爾遇到卡關時會很不知道問題點在哪,也會有點不知道要如何發問,整個很像一團霧一團謎,雖然會先將問題寫下來,也不會妨礙進度的話就會繼續學下去,好像就是傳說中的技術債,所以到後面學 React 時變得很卡關,一方面也是對於前面學的基礎自己好像沒吸收完全,造成後面學 React 時遇到很多問題,覺得之前遇到問題到解不出來要寫下來以後再研究的問題似乎就應該向 Huli 發問。

Huli 有時會開直播(沒算錯的話在這段計畫期間中好像開過六次),記得好像在初期的直播有聽到 Huli 回答有關卡關的問題,可以將大範圍測到小範圍去找出問題點在哪,來找出 bug,但那時候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後來在學習過程中遇到 bug 找不出問題在哪的時候就會有點氣餒跟心浮氣躁,越到後面好像比較能平靜的慢慢的找出問題點。

- 理解放鬆很重要

這是第一週的作業之一,我覺得這個作業實在是很重要!因為很常常卡關時就會困在裡面出不來,或是跟自己過不去的感覺,這時就很需要去做別的事情來轉換心情,雖然做別的事情也要小心不要回不來或是直接拖延症。

- 參考別的同學作業

每週交完作業後都可以去看其他同學的作業來學習,像是 Huli 改完作業會將作業寫的不錯的標上像是「值得參考」的標籤,所以通常都會直接去參考有「值得參考」的標籤或是有在關注的同學作業,但也發現自己看 code 的速度超慢,或是發現同學用了沒學過的技術,而無法好好在有限的時間學習完(不過時間分配也是自己可以調整的,問題大概也出在自己的時間管理不好)。

原本有想過建議 Huli 可以標個類似及格作業的標籤,這樣就算來不及學習完「值得參考」的作業也可以知道怎樣算是及格的作業,但後續也想著,這樣是否反而有畫地自限的感覺,所以沒有建議出去。

- 課程

在報名成功後,先去找課綱中前半段可以先預習的部分,像是 [CS101] 初心者的計概與 coding 火球術
到計畫開始後直到上完整個課程其實覺得人生都完整了(誤),應該說因為課程從基礎解題到前後端及部署,所以可以了解每個環節是一件覺得很完整也很棒的事情。

- 程式導師 Huli

看著課程影片的背景從白天到晚上,也想著這到底要錄多久才能完成這些課程,滿是感謝,感謝能夠參與這個計畫。

覺得 Huli 好像不只是程式導師,或許有一部分還是人生導師(?)每週的隨意聊,也不會去勉強大家,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或是後期找工作給予的一些想法都覺得很感謝。

- 課程後半段的 React 學習到之後面試

學到後期的前端框架 React 可能也是因為卡關,所以就開始有點壓力,但也一直告訴自己,就算這之後每一週都多延後一週也頂多延後一個月,距離計畫結束也還有一個月,無論如何就是多努力盡全力就好!

後來也只因為學 React 的第一週學習緩慢多學了一週,後續的 react-router 及 Redux 只有延誤個幾天,所以整體沒有延誤太多。

從學 React 到面試似乎比起以往來的有壓力,有點像是以前在學畢業後要開始第一份工作,也有一些自我懷疑的想法,像是自己真的有吸收進去嗎?能夠好好應用在工作上嗎?

如果回到剛開始參與計畫的我想做的事情

其實就只是自我檢討

我希望可以再勤奮一點,或是努力降低懶惰的發作,覺得在複習週好像更容易懶惰,儘管已經有寫筆記,後續在面試時發現很多東西都講不好,甚至發現自己根本沒理解清楚或吸收進去,所以認為應該將所學寫成文章,因為透過理解後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似乎才是真正的瞭解。

所以在複習週複習時就應該把學習過的東西寫成文章,或訂一些其他具體的目標來驗證自己是否有吸收進去。

未來

或許對於未來還不是有一個很實際的方向與長期目標,目前的想法大概就是希望能夠將所學寫成文章,來督促並檢視自己是否有學習進去腦袋裡,再來希望能夠做 side project 來充實自己。

@aszx87410
Copy link
Member

先說聲不好意思,過了這麼久才回覆。因為這篇心得出來的時間並不在我的預估裡面XDD 所以當天看完心得之後,忙一忙就忘記了QQ
趕快趁著現在還記得而且有空來回一下

上有些課程的時候蠻希望除了看線上課程也能夠有影片中使用到的程式碼可以看,因為有些課程使用到的程式碼是連貫的,上到後半段有疑問或是經過休息時間又或是金魚發生失憶的時候就會想看前面某個地方的寫法,上到後面 React 時這個心願更是強烈了。

這個第四期會有囉,會有線上課程用到的範例程式碼
因為仔細思考過後發現還是有範例程式碼比較好

很偶爾遇到卡關時會很不知道問題點在哪,也會有點不知道要如何發問,整個很像一團霧一團謎

這個第四期會有提示系統,希望可以多少解決這個問題
就是先準備好幾個提示,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參考看看

原本有想過建議 Huli 可以標個類似及格作業的標籤,這樣就算來不及學習完「值得參考」的作業也可以知道怎樣算是及格的作業

這建議也不錯欸,可以提供兩份作業
一個是我心裡預期中的及格,另外一個是做到很棒的樣子會長怎樣

看著課程影片的背景從白天到晚上,也想著這到底要錄多久才能完成這些課程,滿是感謝,感謝能夠參與這個計畫。

其實是因為沒有持續力所以只好在一天中趕快錄錄錄把進度趕完XD


這篇文章離結業過一段時間了,你也開始工作一段日子了,先講一些最有感的吧,那就是最後一個段落:

或許對於未來還不是有一個很實際的方向與長期目標,目前的想法大概就是希望能夠將所學寫成文章,來督促並檢視自己是否有學習進去腦袋裡,再來希望能夠做 side project 來充實自己。

其實大家在結業後,開始工作前都會對未來有些想像,例如說可以繼續做 side project 或是寫文章充實自己。可是呢,現實是殘酷的,大多數人都被工作給淹沒了,光是工作就已經忙到下班後不想做任何事情了。

我想告訴你以及大家的是,這很正常。

阿工作本來就很累,尤其是第一份工作,每個人都這麼菜,一定需要一些時間去習慣公司的節奏,去了解公司的產品,去熟悉團隊的合作模式。我覺得學習不一定要這麼操之過急。你在工作了,每天已經有 8 小時,每週已經有 40 個小時在碰程式了,不必強求自己在下班後還要繼續接觸。

我自己會建議的方式是過三個月或是半年,等自己已經習慣公司的節奏以後,發現自己下班變得比較悠閒了,再去思考要怎麼精進自己。有時候太急的下場就是什麼都做不好,然後還變成反效果,怪自己怎麼這麼弱。

總之呢,很開心你可以找到一份有挑戰性而且適合自己的工作,祝之後工作順利 🎉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2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