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學生心得:ddylanlin #32

Open
ddylanlinn opened this issue Feb 19, 2022 · 1 comment
Open

學生心得:ddylanlin #32

ddylanlinn opened this issue Feb 19, 2022 · 1 comment

Comments

@ddylanlinn
Copy link

你知道一個剛入領域的初階工程師最需要什麼?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太理解「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的取名由來,
直到結束課程後的幾個月,經歷了面試之旅、職場生活、以及與工程師友人對談的過程中,
我才漸漸地明白這個計劃最重要的是 Huli 這個 「導師」(Mentor)。

一個有基本邏輯概念、肯學肯努力的資訊新鮮人,三五年後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職涯狀態,
對於初學者的我們來說此時最需要的,是在這不熟悉的領域中有人能為我們指引方向

在我心中一個好的 Mentor 不單只是技術上的紮實傳授,更是在過程中一步步建立及培養健康的心態,並且勾勒出一個優秀工程師的輪廓、努力的目標與方向。時時的提點、叮囑在襁褓之中沒有包袱學習力強大的初學者們。而 Huli 建置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正是如此。


能有機會參與 Lidemy 計畫是件很幸運的事,
24 週極度精實的課程,你將會學會資訊基礎概念、網頁刻板、網頁資料邏輯處理與渲染、後端 API 設計與資料庫、甚至是資訊安全以及現代前端框架 React。

課程前半,會在週間的教材挑戰中消磨你的能耐、打擊你的信心、並且讓你懷疑自己的智商,但 Huli 在每週尾聲的精神喊話又會像安慰劑般為你重建信心、砥礪你往前;課程後半,當你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力後,每週的總結又會一次次的叮囑你需要注意的地方,並挫你銳氣、要你好好虛心學習。


過程可能會很辛苦, 但不該是痛苦的,如果你真的喜歡寫 Code、如果你的學習動機夠強烈。


我覺得參與這個計畫的人都滿酷的,不論是關注 Huli 許久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應用目的,還是抱著過往獨一無二的經歷故事轉換職涯跑道,你可以遇到與你類似且多元背景的同學們一起朝一個方向努力邁進,更在過程中互相交流。

抱持著虛心開放的心態,來學習吧!收穫總是能超出預期!


其實自己本科系就是念資訊管理,但畢業後在行銷、媒體等自己還算有興趣的產業待了四五年的時間,在個人生涯規劃的階段性目標完成後,我決定重新回來(也是 began)寫 code。

為什麼又選擇轉職回頭投入程式產業呢!?

  1. 在這四五年的不同產業的工作經驗間,比較起同事越來越覺得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考角度是邏輯且組織性的,加上做過很深度的大腦分析確實在這塊也相對活躍,我想,唯有投入這類思考方式的產業類別我才能意義上的更快樂,更得心應手。

  2. 我一直都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就算再微小的事情,將人們生活上的不便或不平等透過服務透過技術而變得更方便更好,這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期許、自己對社會的貢獻。而 coding 正是最實際最直接的技術力。(就如同期末專案最原本的雛形發想,正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實際碰到不便的問題並想試著去解決)

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了 Huli 的 Lidemy 課程,老實說過去完全沒 follow 程式產業,完全不知道 Huli 是誰,經過了完整的課程我最佩服的是 Huli 的教學力,到底要對教學抱著多大的熱忱才能耐心地回答學生已經被問上百次的問題;到底要有多大的熱忱,才能將整個教學大綱與計畫循序的調整並執行到現今完善的程度。


課程推薦與其他建議

  • 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建立了一個很強大的約束環境(目標):在某些條件下,你必須在時間內完成系統性的架構教材。
    當有這麼明確的約束性後,會義無反顧地往前,加上同學間互相交流砥礪與導師助教時不時的鼓勵,這都塑造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

  • 助教批改流程,透過實際的 PR 能在線上課程以外實際的針對自己的問題做提問,更是能有機會一窺業界工程師的思維與 code。

  • 不管是直播時間,還是每週總結,藉由學習系統日誌看到學生學習狀態,動態的調整指引學生的狀態,真的超讚的,非常用心。

  • 第五期的導師有點像吉祥物,每週的直播時間才看的到即時性活生生的 Huli,互動性稍嫌少。(胡粉ㄉ抱怨🤩)

  • 希望可以多增加一點後端的補充教材,或是能為想學全端或後端的同學初步規劃其他延伸閱讀、外部教學建議。

  • 24 週確實很難實際培養 live coding 邏輯思維力,也許可以排入課程規劃或多建議同學在每週都可以多撥點時間在 LIOJ 或 leetcode 。

  • 以教學大綱安排時程為主,但 22 23 後偏非強制性的教材 加上期末專案,優先順序上時間尬不過來,學習的技術掌握沒有前幾週扎實,會比較希望專案規劃跟媒合可以晚個一兩週進行。

@aszx87410
Copy link
Member

先來懺悔一下,當初回完其他心得以後的隔天看到這篇,想說先放著,結果就放到忘記了,真是抱歉 Q___Q

第五期的導師有點像吉祥物,每週的直播時間才看的到即時性活生生的 Huli,互動性稍嫌少。(胡粉ㄉ抱怨🤩)

這點我覺得確實是這樣,感覺因為提倡大家問問題都去 GitHub discussion 那邊,導致 mattermost 的使用率不佳,就有種互動變少的感覺,而且大部分問題都丟到助教那邊去了,確實變得像吉祥物一樣的存在XD

24 週確實很難實際培養 live coding 邏輯思維力,也許可以排入課程規劃或多建議同學在每週都可以多撥點時間在 LIOJ 或 leetcode 。

當初的想法是藉由那些作業跟練習之中培養 coding 能力,不過事後看來確實是我太樂觀,有些東西好像比較難練起來,LIOJ 做完我覺得滿重要的

以教學大綱安排時程為主,但 22 23 後偏非強制性的教材 加上期末專案,優先順序上時間尬不過來,學習的技術掌握沒有前幾週扎實,會比較希望專案規劃跟媒合可以晚個一兩週進行。

到期末確實有點亂亂的,不過當初為了卡 26 週這個時程所以才這樣設計,要晚一點的話就會超過課程宣告的六個月這個限制,看來要拿捏一下課程中教的東西

感謝心得回饋!希望在計劃當中有讓你對「如何成為一個不錯的工程師」有多一點想像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2 partici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