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宁JS刚刚结束,大家对于一些分享的质量略有微词,其实这很常见。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参加各种技术活动,最近两年的频度甚至达到了每年参加大小近20个活动(因为最近两三年前端大繁荣,技术活动也空前繁荣),对这件事情早就想得比较明白。刚才看到羡辙写的这篇,我觉得总结得很好。BTW,羡辙在很多方面具有超越其年龄的成熟。
我呢,就再说一点题外话。我知道大家都希望每场分享都有所收获,不过这不仅需要讲者将技术心得浓缩于几十分钟并很好的表达出来,也需要听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连续几十分钟保持聚精会神。然而,人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为什么到了下午常见不少听众打起瞌睡,真未必是分享者的水平就比之前的差。
我举个例子来说,像我这样英语比较差的人,听英文会耗费更大的精神,基本上我连续听英文分享超过25分钟之后,必然会专注力下降从而跟不上讲师,此时只能放弃一些段落,略做休息后再听后面的。(以此来说,日程安排上最好可以错开中英文演讲,可以照顾一下英语水平比较差的听众的脑力。PS. 学好英语很重要。)其实听中文也是一样,只是不用额外花费精神在语言上,所以注意力时间可以保持更长久,像一般一场演讲最多45分钟,中小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还是能坚持到,然后就可以休息一会儿。另外很多时候QA环节中的交流知识密度不会那么高(尤其是经常会有软性的问题),这个时候大脑很可能已经放松了。不过,像本次宁JS为了更好的控制时间,取消了QA(换为下午统一的table discussion),且多次取消休息直接开始下一场,对于听众的脑力消耗恐怕是加重了。建议以后还是再斟酌下。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那些不够好的分享开脱,实际上不够好的分享会浪费掉听众宝贵的专注力,是要努力避免的。之所以说这些,是希望明白,即使都是非常好的内容,你也不可能全程保持状态,或者当时感觉不错,但是实际已经吸收不进去了,转头就忘了。因此,不要高估参加技术会议的收益预期。
李如一写过一篇《幻灯片癖恋与乾货崇拜》,我认为大多数技术活动的参会者并不会像他说的那样理解“干货”(实际是“干尸”),不过打个预防针也是好的。
最后祝愿下一届JSConf能更好。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实践、思考得到的「心得」,有一种被人传授内力的感觉。看贺老的文章就有这种感觉。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一年20场,真乃神人。。。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宁JS刚刚结束,大家对于一些分享的质量略有微词,其实这很常见。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参加各种技术活动,最近两年的频度甚至达到了每年参加大小近20个活动(因为最近两三年前端大繁荣,技术活动也空前繁荣),对这件事情早就想得比较明白。刚才看到羡辙写的这篇,我觉得总结得很好。BTW,羡辙在很多方面具有超越其年龄的成熟。
我呢,就再说一点题外话。我知道大家都希望每场分享都有所收获,不过这不仅需要讲者将技术心得浓缩于几十分钟并很好的表达出来,也需要听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连续几十分钟保持聚精会神。然而,人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为什么到了下午常见不少听众打起瞌睡,真未必是分享者的水平就比之前的差。
我举个例子来说,像我这样英语比较差的人,听英文会耗费更大的精神,基本上我连续听英文分享超过25分钟之后,必然会专注力下降从而跟不上讲师,此时只能放弃一些段落,略做休息后再听后面的。(以此来说,日程安排上最好可以错开中英文演讲,可以照顾一下英语水平比较差的听众的脑力。PS. 学好英语很重要。)其实听中文也是一样,只是不用额外花费精神在语言上,所以注意力时间可以保持更长久,像一般一场演讲最多45分钟,中小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还是能坚持到,然后就可以休息一会儿。另外很多时候QA环节中的交流知识密度不会那么高(尤其是经常会有软性的问题),这个时候大脑很可能已经放松了。不过,像本次宁JS为了更好的控制时间,取消了QA(换为下午统一的table discussion),且多次取消休息直接开始下一场,对于听众的脑力消耗恐怕是加重了。建议以后还是再斟酌下。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那些不够好的分享开脱,实际上不够好的分享会浪费掉听众宝贵的专注力,是要努力避免的。之所以说这些,是希望明白,即使都是非常好的内容,你也不可能全程保持状态,或者当时感觉不错,但是实际已经吸收不进去了,转头就忘了。因此,不要高估参加技术会议的收益预期。
李如一写过一篇《幻灯片癖恋与乾货崇拜》,我认为大多数技术活动的参会者并不会像他说的那样理解“干货”(实际是“干尸”),不过打个预防针也是好的。
最后祝愿下一届JSConf能更好。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