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04384630d4fafb5ee9551437c906b37ba20ed2f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Jett Wang Date: Fri, 1 Mar 2024 23:48:31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E6=9B=B4=E6=96=B0Streamlit=E6=AC=A2=E8=BF=8E?= =?UTF-8?q?=E9=A1=B5=E5=9B=BE=E7=89=87=E9=93=BE=E6=8E=A5?=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24-02-29-Install-Streamlit-Command-Line.md | 2 +- _posts/2024-03-01-Von-Neumann-Architecture.md | 38 +++++++++++++++++++ 2 files changed, 39 insertions(+), 1 deletion(-) create mode 100644 _posts/2024-03-01-Von-Neumann-Architecture.md diff --git a/_posts/2024-02-29-Install-Streamlit-Command-Line.md b/_posts/2024-02-29-Install-Streamlit-Command-Line.md index a91ba22..556c059 100644 --- a/_posts/2024-02-29-Install-Streamlit-Command-Line.md +++ b/_posts/2024-02-29-Install-Streamlit-Command-Line.md @@ -73,7 +73,7 @@ python -m streamlit hello 你应该会看到Streamlit的欢迎页在你的浏览器新标签页中打开。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jamiesun/images/master/default/4QsdnG.png) +!["Hello World"应用](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jamiesun/images/master/default/4QsdnG.png) ## 创建并运行一个"Hello World"应用 diff --git a/_posts/2024-03-01-Von-Neumann-Architecture.md b/_posts/2024-03-01-Von-Neumann-Architecture.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5d16334 --- /dev/null +++ b/_posts/2024-03-01-Von-Neumann-Architecture.md @@ -0,0 +1,38 @@ +--- +layout: post +title: "冯·诺依曼架构:现代计算的蓝图" +date: 2024-03-01 00:00:00 -0000 +categories: 冯·诺依曼架构 计算机 +--- + +![冯·诺依曼架构](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jamiesun/images/master/default/Mfjd72.png) + +在技术演化的宏伟画卷中,几乎没有哪种设计像冯·诺依曼架构一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一天才的蓝图,概念化于1940年代,已成为现代计算建立之基。但是,冯·诺依曼架构究竟有何重要之处,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呢? + +### 数字革命的起源 + +冯·诺依曼架构的核心引入了一个基本设计原则:计算机应该有一个用于指令和数据的单一存储空间。这与之前的设计大相径庭,后者通常将两者分开。想象一下,一个带有磁带卷轴、复杂的闪烁灯光和复杂布线的大型房间大小的机器。这是数字时代的黎明,当时的创新和发现既关乎物理机械,也关乎理论基础。 + +### 五个关键组成部分 + +该架构由五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 +- **内存:** 数据和指令的单一存储区,简化了计算机的设计和操作。 +- **算术逻辑单元(ALU):** 计算能力的核心,执行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 **控制单元:** 指挥官,根据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指导计算机内的操作。 +- **输入和输出:** 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允许数据进出系统。 +- **处理单元:** 结合了ALU和控制单元,执行来自内存的指令。 + +### 遗产与演化 + +冯·诺依曼架构的辉煌不仅在于其最初的设计,更在于其适应性。几十年来,这一架构足够灵活,以支持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从20世纪中叶的房间大小的庞然大物到我们口袋中的时尚智能手机。这证明了其创造者的远见,他们在当时的限制中导航,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 +然而,计算架构的旅程远未结束。如硅的物理限制和对并行处理的日益需求等现代挑战,促使了架构设计的新方向。量子计算和神经形态工程等概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可能性的边界。 + +### 深刻的反思 + +从大局来看,冯·诺依曼架构提醒我们,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还有多远要去。这是人类智慧的故事,超越当下的限制,想象未来的可能性。 + +当我们站在新的计算范式的边缘时,不禁要问:计算架构的下一次革命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历史是任何指导,它将建立在冯·诺依曼等人奠定的基础上,为新时代的挑战进行调整和重新想象。 + +在这种精神下,让我们不仅仅对过去感到惊叹,而且还要梦想未来。毕竟,今天的创新是明天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技术世界中,下一章总是在拐角处,等待着被写下。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