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docs: 更新《遥感概论》划重点、试卷真题、README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Xuuyuan committed Jan 7, 2025
1 parent 92b8056 commit 3c42ba3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6 changed files with 44 additions and 14 deletions.
28 changes: 28 additions & 0 deletions 遥感概论/2024-2025-1遥感概论期末考试A卷回忆版.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28 @@
# 2024-2025-1遥感概论期末考试A卷回忆版
适用于GIS专业,师范专业另有试卷。[@Xuuyuan](https://github.com/Xuuyuan)
考试时间:2025年1月7日 9点至11点

### 一.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 大气窗口
2. 反射率
3. 大气校正
4. 静止卫星
5. 归一化植被指数
6. 同物异谱

### 二. 简答题(第一题12分,其它每题6分,共36分)
1. 请你设计一款卫星,满足某一需求,说明卫星的基本参数和设计原因。
2. 简述植物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
3. 简述遥感在碳中和方面的应用。
4. 简述监督分类的过程及精度评价。
5. 简述激光雷达探测地物的原理。

### 三. 论述题(第一题28分,第二题18分,共46分)
1. 请说明植被冠层的基本参数。选择其中一个参数,论述遥感的反演过程。
2. 请通过遥感的观点说明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1. 天空是蓝色的
2. 夕阳是橙红色的
3. 云是白色的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夕阳反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Binary file not shown.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33,7 +33,7 @@
论述题其中一题来自此处 **(原话:这个专题用了一个月来讲述,具体这部分自己觉得会占多少分值)**
- 认知植被,植被指数(有什么用 怎么计算 哪些植被指数)
- 灌层的几个参数,如何用遥感数据对这些参数进行反映
- 融合了一些思政的内容~~(碳达峰碳中和?)~~,用遥感的方式去理解自然现象,提出几个遥感里的底层观点(行为趋势,动态繁衍,尺度变换),丁仲礼院士的一些观点,遥感应用闭合地面灌层,如何真正把遥感手段落地,给大家举了哪些观测的例子。
- 融合了一些思政的内容~~(碳达峰碳中和?)~~,用遥感的方式去理解自然现象,提出几个遥感里的底层观点(行为趋势,病态反演,尺度效应),李小文院士的一些观点,遥感应用闭合地面灌层,如何真正把遥感手段落地,给大家举了哪些观测的例子。

## 重重点
原话:如果你没有时间,只想拿及格,就花一两个小时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熟这些东西,加上平时分能拿到及格差不多的分数。
Expand Down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21,7 +21,7 @@
- 辐亮度:对于某一向外发出辐射的辐射源物体,向外辐射的强度随方向存在不同。辐射亮度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特定方向θ,单位投影面积、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密度。
-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又能全部发射,则该物体是绝对黑体。黑体的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发射率为1,与温度和波长无关。
- 半球反射率:目标物的出射度与入射度之比值称为半球反射率,或称反照率,通常用符号ρ表示。
- **反射率**:反射率是指地表或物体表面反射的辐射能量与入射到该表面的辐射能量之比。具体来说,**反射率是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的比值**。可以简单理解为:ρ=(Pρ/P0)\*100%,值域范围\[0,1\]
- **反射率**:反射率是指地表或物体表面反射的辐射能量与入射到该表面的辐射能量之比。具体来说,**反射率是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的比值**。可以简单理解为:ρ=(Pρ/P0)\*100%,值域范围[0,1]
- 影像的灰度值指标通常选择反射率
- 反射率大 → 亮度值大 → 色调浅
- 反射率小 → 亮度值小 → 色调深
Expand Down Expand Up @@ -214,8 +214,8 @@
- 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较强自适应性,但需要大量训练数据。常见算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
- 【重重点】(自行总结)遥感的底层观点
- 行为趋势: 遥感通过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可以观测和分析地表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植被生长、城市扩张、冰川消退等。
- 动态繁衍: 遥感能够捕捉地表现象的动态过程,如火灾蔓延、洪水淹没、地质灾害发生等,为研究自然过程提供宝贵数据。
- 尺度变换: 遥感可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从局部到全球)和时间尺度(从小时到年)上观测地球,揭示不同尺度下的地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 病态反演: 病态反演是指遥感反演过程中,由于观测数据不足或模型复杂性导致的解不稳定或不唯一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微小的观测误差会导致反演结果的巨大变化。(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 先验知识)
- 尺度效应: 尺度效应是指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遥感数据所反映的地表特征和参数存在差异的现象。这种差异是由于地表的非均质性和遥感模型的非线性导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遥感影像分辨率)
- 【重重点】(自行总结)遥感应用的实例
- 植被覆盖度监测: 通过计算NDVI等植被指数,监测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评估生态环境质量。
- 森林生物量估算: 利用遥感数据,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建立模型估算森林生物量,为碳排放估算提供依据。
Expand All @@ -226,13 +226,10 @@
- 主要领域:农业资源清查与变化分析、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农情遥感监测、精准农业遥感
- 划分:大尺度**全球农业遥感**(利用遥感大数据,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宏观信息支持)、小尺度**精准农业遥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到精准农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手段)
- 案例:CropWatch全球农情速报系统、作物单产估算
- 【重重点】(AI总结)丁仲礼院士的观点 / 思政部分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丁仲礼院士认为,地球经历过多次重大气候变化和灾难,但始终能够恢复平衡。相比之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 人类应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丁院士强调,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和生命,才能在地球上持续繁衍生息。
- 拯救人类的关键在于文明的发展:他认为,能够拯救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需要在和而不同的世界中产生更具包容性和弹性的文明。
-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丁仲礼院士提出,人类在面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时,需要发展出更有包容性和弹性的文明,或者使现有文明得到更好的发展。
- 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拯救人类自己的方式:丁院士指出,即使一些西方国家在减排承诺上“放空炮”,中国仍然需要采取行动,因为减排不仅是为了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
- 科技创新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丁仲礼院士强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是关键,要加强科技研发,推动产业创新。
- 【重重点】(AI总结)李小文院士的观点 / 思政部分
- 几何光学模型:李小文院士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这一模型在描述森林结构的方向性反射特征及反射热点方面取得了突破。
- 病态反演理论:他强调在遥感反演过程中,由于观测数据的局限性和模型的复杂性,常常会出现病态反演问题,即解的不稳定性和不唯一性。他提倡通过引入先验知识和多源数据融合来解决这一问题。
- 尺度效应研究:李小文院士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和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的适用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和非同温地表热辐射的尺度修正式。他认为尺度问题是地学与遥感科学交叉的重要问题。

### 参考资料
1. 5份教学课件
Expand Down
Binary file not shown.
11 changes: 8 additions & 3 deletions 遥感概论/README.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1,4 +1,9 @@
# 遥感概论
本门课程在**地科院地理教学交流群(546707786)**的资料中命名为**遥感导论**
根据相关资料的查找, 自2020-2021学年甚至更早起, 学院就已没有名为**遥感导论**的课程, 但有一门名为**遥感概论**的课程。
编者认为两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相近,因此将课程资料进行合并。

### 遥感概论和遥感导论
本门课程在**地科院地理教学交流群(546707786)**的资料中命名为**遥感导论**。根据相关资料的查找, 自2020-2021学年甚至更早起, 学院就已没有名为**遥感导论**的课程, 但有一门名为**遥感概论**的课程。编者认为两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相近,因此将课程资料进行合并。

###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地理科学(师范)、历史学+地理科学复合培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中**地理科学(师范)、历史学+地理科学复合培养**专业的课程学时为32学时,**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学时为64学时。

自2024-2025学年(即2024级学生)起,本课程中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部分并入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大类教学培养计划中,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开课教学。

0 comments on commit 3c42ba3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